会议专题

西秦岭地区金矿床成矿特征及南、北带成矿作用对比分析

西秦岭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床集中区,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与晚印支期扬子陆块与华北-秦岭联合大陆洋-陆俯冲-陆陆碰撞造山作用有关,通过西秦岭典型金矿床的硫、氢、氧同位素等地质资料,在造山带陆内碰撞成矿模式的基础上,对西秦岭地区金成矿作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西秦岭南、北带成矿作用的特点有较大的差异,西秦岭南部地区主导成矿作用为地壳浅层次的改造作用,成矿流体主要为改造流体,次为岩浆流体及改造的大气降水,金矿床具卡林型-类卡林型低温微细粒浸染状金矿床的特征;北部地区主导成矿作用有变质作用、岩浆作用,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流体、岩浆流体,次为大气降水,金矿床具构造控制的中低温造山型脉状金矿床特征.它们共同特征是赋矿地层为金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晚印支期岩浆活动最终导致了金矿床的形成,西秦岭金矿床主要的成矿地质年代在140M~195Ma之间,会聚造山作用的挤压体制向伸展体制的转变时期是众多金矿床的成矿时期,晚印支期-早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成岩、成矿事件构成了西秦岭地区最为重要的一次成矿事件.

金矿床 成矿特征 地质构造 成矿流体

温志亮 李普涛 郭周平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54

国内会议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产业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

湖北恩施

中文

289-295

2016-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