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桂散脐部给药药效成分的体内药动学研究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肉桂酸浓度的HPLC测定法,考察丁桂散经神阙穴位、旁开位、口服给药后,从药效成分吸收入血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角度,探讨脐部给药的特异性,考察脐部给药的科学内涵,揭示脐部给药后药物吸收的特点. 方法:采用HPLC测定血浆中肉桂酸的浓度.血浆样品经醋酸酸化,用氯仿提取药物.采用C18反相柱,检测波长270n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乙酸(25∶26∶49∶0.3),流速1.0mL/min,以外标法测定.按平行实验设计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神阙穴给药;造模神阙穴、旁开、灌胃给药),测定给药后血浆中肉桂酸的浓度,用DAS2.1.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丁桂散给药后表现出明显的缓释作用,各组血药浓度均可维持较长时间,其中以灌胃组AUC最大,与经皮给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各组Cmax与Tmax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肉桂酸具有较强的经皮渗透性能.另外,经皮给药各组所考察的药动学参数差异均不明显(p>0.05). 结论:大鼠脐部给药后,丁桂散中代表性药效成分未体现出特异性吸收转运行为,提示脐部给药特异性的散寒止痛作用可能另有实现途径;另外,以大鼠进行脐部给药经皮吸收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
丁桂散 脐部给药 药效成分 药代动力学
张永太 李佳璇 黎哲 张恺 张洪宇 冯年平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47-51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