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前切除综合征研究进展
随着全系膜直肠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新辅助治疗理念在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规范化应用,以及各种微创技术的应用,直肠癌患者五年预期生存率达70%,局部复发率小于10%,同时直肠癌保肛率已经达到8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为直肠前切除后低位或超低位吻合的病人,这部分病人中90%在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障碍,如便意频繁、排便频率增加、便急、排出困难、肛门坠胀、排便失禁等.直肠癌根治低位或超低位吻合术后出现的这一系列排便困难症状群,称为前切除综合征(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ARS).部分学者认为ARS也可以简单定义为为直肠切除术后结直肠及排便功能紊乱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一组症状,其发生机制与直肠切除重建肠道连续性后,新建直肠容积减小以及肠神经系统的连续性被打断有关。介绍了直肠前切除综合征的病理机制、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直肠前切除综合征 病理机制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疗效评价
刘晓波 童卫东
400042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普通外科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446-454
2016-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