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含量及肌力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人体肌肉含量、脂肪含量、水分含量以及握力、下肢力量与骨密度的相关关系. 方法:用生物电阻方法(BIA)测出人体肌肉、脂肪、水分等的含量.测试肌肉力量,包括握力、下肢力量测试(30s坐起个数)、3m折返时间、6m步行时间及步速测试;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试仪,测出骨密度;临床医生再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根据患者的客观症状及舌脉,分成脾虚组和非脾虚组. 结果:本研究中握力、肌肉含量与股骨各部位和腰椎各椎体的骨密度呈正相关关系;30s坐起个数与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关系;6m步速与腰椎和股骨各部位的骨密度呈正相关关系;6m步行时间与腰椎和股骨各部位的骨密度呈负相关关系.脾虚组骨密度低于非脾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脾虚是骨质疏松的促进因素,它在骨质疏松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骨质疏松 病理机制 骨密度 肌肉含量 肌力
许亚培 李跃华 吴文哲 郭红灵 唐智利 刘红杏 张琦 刘静民
100091 北京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清华大学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世界华人地区长期照护研讨会暨上海市老年学学会老年学和老年医学青年学者分论坛
北京
中文
8-13
2016-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