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G膜乳化法制备汉防己甲素肺靶向微球及其体外释放、体内分布
SPG膜乳化法是一种优越于传统方法制备微球的新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以将Tet(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制备成粒径均一可控、包封率较高、性质稳定的肺靶向微球.在对乳化压力、蠕动泵流速和乳化剂HLB值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选用聚乳酸(PLA)为囊材,通过正交实验优选Tet-PLA肺靶向微球制备工艺,制得的Tet-PLA微球粒径均一可控、包封率较高、性质稳定,平均载药量为12.2%,包封率为81%,Span值0.67,MV为3.16μm.符合粒径在2μm以上的粒子被肺机械滤取的要求,可通过静脉给药,使血液循环到达肺部,从而达到肺靶向目的.Tet-PLA微球体外释放行为属于一级释放模型和Higuchi方程模型,说明微球的释放是混合型,释放机制是由PLA聚合物的降解溶蚀和扩散相结合的作用.经过分别测定Tet水溶液与Tet微球中Tet在小鼠体内分布,结果表明,Tet以微球混悬液形式给药后,在肺部浓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而以水溶液形式给药后,血浆及各个组织中分布都比较广泛.靶向评价指标TQe值表明,水溶液中Tet在肺部分布仅6.97%,而微球混悬液中有89.69%Tet可富集于肺.微球静注给药后可改变Tet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特征,使其具有显著的肺靶向性,并在肺部缓慢释放,这将有助于肺肿瘤的治疗,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采用膜乳化法制备靶向微球的研究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成果将为Tet临床抗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给药方案,同时也为中药有效成分的靶向制剂研究提供新方法.
汉防己甲素肺靶向微球 玻璃膜乳化法 体外释放 体内分布
殷爱玲 郭立玮 朱华旭 唐志书 李博 杨积衡 潘永兰 姚薇薇 张启春 潘林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植物药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南京210023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咸阳211808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植物药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23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机膜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南京211808
国内会议
山东威海
中文
216-233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