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超声检查对小儿消化道息肉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消化道息肉的诊断价值及其超声声像图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817例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并经结肠镜及病理证实的消化道息肉患儿的超声资料. 结果:817例患儿中,男504例,女313例.患儿发病年龄为3个月~13岁.其中幼年性息肉786例,p-J息肉31例,多发息肉33例,合并胃息肉3例,合并小肠息肉25例.息肉最大4.2 cm×2.3 cm,最小0.3cm×0.3 cm。幼年性息肉声像图特点表现为肠粘膜表面向腔内突起的球形、椭圆形结节或呈分叶状的中等回声或低回声实性团块,内部回声不均质,可见散在的不规则的小片状或类圆形无回声区小囊腔;结节通过长短不一的蒂与肠壁相连。CDFI显示结节内血流信号丰富,表现为以蒂部条束状血流信号为主干进入息肉,息肉内血流分布由中心向外周辐射;P-J息肉表现为椭圆形、圆形或分叶状实性团块回声,内回声强弱不均,示有条状中等回声,呈辐射状分布,结节呈“车轮”样征象,CDFI示结节丰富血流信号。超声检查肠息肉继发肠套叠65例,声像图为同心圆征象,套入部肠腔内可探及息肉回声。 结论: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无创、简便、无辐射损伤等特点,诊断率高,可作为小儿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检查方法。

儿童患者 消化道息肉 超声诊断 声像图特征

刘庆华 刘小芳 张新村 苗莉莉 杨翠华 闫玉玺 庞焕平 吕宗烨

济南市儿童医院超声科 250022

国内会议

山东省儿科2016年学术大会

济南

中文

333-334

201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