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呼吸支持方式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RDS的临床观察

通过对不同呼吸支持方式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临床资料的比较,探讨RDS的优化呼吸支持模式.机械通气可增加RDS极低出生体重儿BPD.IVH、早发型败血症、放弃治疗及死亡率的发生,机械通气的高危因素是较低出生体重、较小胎龄和5分钟Apgar低评分。CPAP可降低新生儿期并发症发生,早期CPAP并可减少PS应用、降低早发型败血症发生率。胎龄较小是CPAP治疗RDS极低出生体重儿失败的高危因素。RDS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使用CPAP、选择性使用PS治疗RDS、减少或避免机械通气可改善预后。

极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支持模式 预后评价

彭祥莉 姜红 尹向云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266003

国内会议

山东省儿科2016年学术大会

济南

中文

434-436

201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