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儿童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引起药物热1例

哌拉西林是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对多种G+、G-的需氧菌及厌氧菌均有效,他唑巴坦是内酞胺酶强抑制剂,二者组成的复方制剂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增加并扩展了哌拉西林的抗菌谱,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发热、头晕、头痛、躁动不安,皮肤反应,如皮疹、痉痒,胃肠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其致“药物热”情况在临床各科时有反映,本例患者使用呱拉西林钠他哩巴坦钠后突起高热,在时间上有合理的先后关系,停药后未再次出现发热症状且无其他可疑因素,故可确定发热由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引起,临床一旦确诊为药物热,应停用一切可疑药物,通过补液方式加速药物排泄,还可同时使用物理降温,重症患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但不建议使用钙剂、抗组胺药、解热镇痛药,因这些药物同样可引起药物热。对于已发生过药物热的患者,还应告知其避免再次使用同一种药物。对于抗菌药物的治疗,在患者病情好转后及时建议临床医生降阶梯或转口服治疗。总之,临床医生应努力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避免和减少患者药源性损害事件的发生。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药物热 补液治疗 物理降温

李屾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内科 250000

国内会议

山东省儿科2016年学术大会

济南

中文

64-66

201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