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底多出口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策略
大基底多出口室间隔缺损是室缺介入治疗中的难点,术中常因更换封堵器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术后残余分流等并发症较多,部分患者因封堵效果欠佳需开胸手术.探讨这类患者介入治疗的策略有实际临床意义.对近3年行介入治疗的38例大基底多出口室间隔缺损(缺损基底直径>10mm,有膜部瘤形成,右室面出口≥3个)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大基底多出口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成功率稍低;由于缺损大,封堵基底易发生主动脉瓣反流或传导阻滞,故多数需选择封堵膜部瘤入口;小腰大边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比较适合封堵此型缺损;术后残余分流和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术前应慎重选择患者并制订详细的手术操作方案。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封堵器 临床疗效
张建军 韩波 赵立健 伊迎春 姜殿东 吕建利
山东省立医院儿科小儿心脏科 250021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148-150
201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