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运用静息态功能连接方法研究针灸对脑梗死的作用机制

目的:通过观察针灸对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疗效,及其在静息态下对大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脑梗死的中枢作用机制. 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收入30名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常规治疗组各15名,并且根据课题要求选取1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收集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NIHSS量表、Barthe1指数评分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运用RS-Fc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观察脑梗死患者大脑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变化以及在针灸治疗前后大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改变,探讨针灸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中枢作用机制.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和结束后12周,针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NIHSS量表评分均降低,Barthe1指数评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针灸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和治疗结束后12周,NIHSS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Barthe1指数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患者大脑患侧运动中枢与健侧中央前回之间的网络功能连接减弱,与小脑功能连接加强;经过针灸治疗后,针灸治疗组脑梗死患者患侧运动中枢与健侧中央前回之间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范围缩小,与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接近正常人. 结论:针灸配合常规治疗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优于常规治疗;针灸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大脑患侧运动中枢与小脑及健侧中央前回之间的功能连接有关.

脑梗死 针灸疗法 静息态 功能连接方法 疗效评价

王凯 诸剑芳 金园园 冯越 俞迈红 陈益丹 金肖青

浙江医院,杭州310013

国内会议

浙江省针灸学会2015学术年会

浙江湖州

中文

93-101

2015-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