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白芥子炒制程度与穴位敷贴后皮肤反应5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的白芥子炒制程度对穴位敷贴后皮肤的影响.方法:将同一生产批号的生白芥子分别炒制成略黄色、深黄色及焦黄色三组,分别兑入冬病夏治敷贴药物中进行粉碎加工,各自敷贴于50名患者同一组腧穴上,进行观察比对.结果:略黄色组敷贴处皮肤灼热灼痛感明显,肤色潮红伴有较多水泡;深黄组敷贴处皮肤产生温热感适度,无或略有少量针尖样水泡,肤色鲜红无肿;焦黄组敷贴处皮肤微红或不红,温热感不明显.结论:白芥子炒制成深黄色能有效减少药物对皮肤的过度刺激而未明显影响药物对腧穴的刺激量.
穴位敷贴疗法 白芥子 炒制程度 皮肤反应
姚国红 徐列波
宁波市海曙区中医医院,宁波315000
国内会议
浙江湖州
中文
123-124
2015-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