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RUSLE模型的离子稀土矿区土壤侵蚀时空演变分析--以岭北矿区为例

离子型稀土矿的开采导致矿区大面积水土流失及土地退化,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采用23a的多时相TM及OLI遥感影像数据,以定南县岭北稀土矿区作为研究案例,利用RULSE模型和GIS技术,通过对模型因子的合理选择,计算出矿区1990年、1999年、2008年和2013年的土壤侵蚀量.定量分析矿区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以及不同的稀土开采模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矿区总体侵蚀状况不太严重,但剧烈侵蚀面积较大,是矿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自1999年后,矿区土壤侵蚀状况向两级化方向发展,池浸/堆浸工艺将植被茂密的山地变成裸露地表,直接改变了矿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及植被覆盖状况,一定程度上造成矿区地表侵蚀急剧变化;矿点裸露地表区是矿区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区域,在矿区总体侵蚀情况趋向好转的情况下,随着矿点规模持续扩大,矿点裸露地表区的土壤侵蚀有加剧趋势.

稀土矿区 开采模式 土壤侵蚀 时空演变 遥感影像

李恒凯 杨柳 柯江晨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 江西赣州341000

国内会议

江西省稀土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

江西赣州

中文

61-70

201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