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纳米铜/碳复合材料抗菌性能与机理的研究
新型纳米铜/碳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核壳结构在材料、生物、电化学等方面都表现出优良的性能.本研究主要探究该材料对细菌的杀伤作用.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株,采用摇床振荡法对新型纳米铜/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进行测试,测定新型纳米铜/碳复合材料对两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新型纳米铜/碳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900ppm、1000pp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600ppm、700ppm.基于新型纳米铜/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开发了涂层、滤芯、水管、织物等抗菌产品,并按照相关标准对其性能检测,结果表明相应产品均符合抗菌产品要求.为了进一步改善新型纳米铜/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对其抗菌机理进行探究,从触杀机理、Zeta电位、活性氧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隔绝新型纳米铜/碳复合材料材料与细菌,材料不表现抗菌效果;新型纳米铜/碳复合材料与细菌作用后表面电位负向偏移,改变了细菌的生存环境,造成细菌的磷壁酸和脂多糖改变,造成细菌细胞壁损伤;新型纳米铜/碳复合材料作用于细菌后测得活性氧量增加,增加的活性氧会氧化核酸、蛋白.综上,新型纳米铜/碳复合材料的抗菌机理是由多因素综合作用的.
复合材料 纳米铜 纳米碳 核壳结构 抗菌性能 抗菌机理
杜晓凤 刘雅 连崑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药学院,西安,710049 西安交通大学纳米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苏州,215123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300-309
2016-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