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心律失常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心律失常病人心律失常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方法:对64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定,分析心律失常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结果:心律失常评分:(1.4±0.7)分,房性早搏次数:(665.8±330.8)次,成对房性早搏次数:(115.2±85.6)次,房性心动过速次数:(66.4±50.6)次,室性早搏次数:(3275.2±884.1)次,成对室性早搏次数:(74.6±50.5)次,室性心动过速次数:(2.3±2.0)次.PSQI评分:(7.7±6.2)分,各因子得分:睡眠质量(1.3±1.1)分;入睡时间(1.2±1.2)分;睡眠时间(1.1±1.2)分;睡眠效率(1.3±1.2)分;睡眠障碍(1.2±1.2)分;催眠药物(0.4±0.6)分、日间功能障碍(1.1±1.1)分.其中睡眠质量很好33例(51.6%)、睡眠质量还可以8例(12.5%)、睡眠质量一般15例(23.4%)、睡眠质量很差8例(12.5%).经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心律失常评分与PSQI及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均相关(P<0.01);室性早搏次数与PSQI及其7项因子均相关(P<0.01);房性早搏次数与睡眠质量(P<0.01)、入睡时间(P<0.05)相关;成对房性早搏次数与睡眠质量相关(P<0.05);成对室性早搏次数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相关(P<0.05);房性心动过速次数、室性心动过速次数与睡眠质量PSQI及其7项因子均不相关(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不成立,心律失常评分、房性早搏次数、室性早搏次数指数的P值分别为P=0.025<0.05,P=0.003<0.01,P=0.00<0.01,表明心律失常评分、房性早搏次数、室性早搏次数与PSQI总分相关,其余睡眠质量因子与PSQI总分均不相关. 结论:睡眠质量降低可能是心律失常发生的一个诱发因素,积极提高睡眠质量可能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同时在心律失常的治疗过程中重视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心律失常 睡眠质量 互动关系 临床实践

何明 刘金涛 王丽慧 吴山永 张小庆 袁静平 李秋菊

嘉兴市中医医院

国内会议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6年内科分会、老年病学分会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86-89

2016-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