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实证研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视角
从1994年到2015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由28.51%增长到56.1%,城镇常住人口也从3.4亿增长到7.7亿,年均增长1.31个百分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中国传统的城镇化过分强调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在此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与收入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因此2014年政府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它作为国家扩大内需、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经济政策之一,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视角,研究城镇化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利用1994年至2014年的数据构建了VAR模型与灰色关联度模型综合评价了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力度.同时,优先选择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利的指标来衡量新型城镇化,其实证结果显示金融结构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作用强于金融深化与金融效率;金融对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低于教育水平与基础设施建设,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至关重要,因此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将直接影响新型城镇化实施的效果.
新型城镇化 金融支持 政策扶持 创新机制 监管机制
尚娟 王卓 曾思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126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503-514
2016-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