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的”人道”论--传统文化教我们如何做人
”人道”是人应当遵守的道德法则.中国古代认为:”外王”本于”内圣”;”内圣”来自于人的道德修养.”立人之道,日仁与义.”人的道德修养,首先要从践行包含”仁”与”义”的”礼”教规范做起;其次要培养善良的品质,”与人为善”、”成人之美”,损人利己的事坚决不做;再次要培养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素质,这是成为有用之才的内驱力;要保持”泰而不骄”、”为而不恃”的谦虚品质,这是永葆成功的基础;要学会”迁善改过”,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是不断完善自我的条件;要待己以诚,待人以信,这是修身、齐家、交友、经商、为政都不可或缺的美德.人类的道德具有超越历史的继承性.中国古代”人道”论论及的这些道德修养内容,对于今人的人格修养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道德教育 人道思想 传统文化 人格修养
祁志祥
201701 上海政法学院国学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89-309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