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与不良心脑血管预后及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 方法:入选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575例,所有患者均为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按照入院时患者糖化血红蛋白≥7%或<7%进行分组并随访.终点事件包括卒中复发、心脑血管事件和心脑血管死亡、随访一年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 结果:共500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高糖化血红蛋白组83例,低糖化血红蛋白组217例.随访(18.9±5.0)个月.高糖化血红蛋白组糖尿病发病率、1年的mRS评分、心脑血管事件均显著高于低糖化血红蛋白组(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糖化血红蛋白组患者无心脑血管事件的生存明显低于低糖化血红蛋白组(P<0.001).Cox回归发现糖化血红蛋白(HR1.252,95%CI1.061~1.477,P=0.008)和既往卒中史(HR2.630,95%CI1.365~4.970,P=0.004)是卒中患者心脑血管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患者随访一年时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OR1.069,95%CI1.037~1.101,P<0.001)、既往有卒中史(OR4.087,95%CI2.051~8.144,P<0.001)、高糖化血红蛋白(OR1.208,95%CI1.002~1.455,P=0.047)和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OR1.320,95%CI1.217~1.431,P<0.001). 结论: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一年不良心脑血管预后和不良功能预后的预测因素.
急性缺血性卒中 糖化血红蛋白 心脑血管 神经功能 预后分析
田俊萍 王鸿 王红霞 赵性泉 陈步星
100050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 航天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石景山医院心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01-107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