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滇中城市群2000~2009年耕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基于2000年、2009年TM遥感影像,以滇中城市群耕地为研究对象,从地学信息图谱和景观格局角度分析了2000~2009年耕地时空变化特征.结合高程、坡度自然数据、各县(区)人口、GDP等社会数据及距村庄、公路距离等区位数据,通过构建滇中城市群耕地LoGIStic回归概率模型,对研究区耕地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近9年间滇中城市群新增耕地来源和耕地流转去向都与林地、草地密切相关,其中新增耕地97%来源于侵占草地、林地,而耕地减少中流向林地和草地的占90%.而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发现建设占用的耕地地块比较集中、质量较好;(2)研究区耕地变化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子共同影响.其中特殊的自然禀赋条件对耕地变化影响较大,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耕地增加的主要驱动力.由于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生态保护、耕地保护措施的实施及城市快速扩张,耕地减少与高程、坡度、距沟渠水系距离、距城镇距离均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说明:地学信息图谱和景观格局指数可以直观地对耕地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滇中城市群区域应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渠道;生态保护措施虽成效显著,但任重道远;此外,城市扩张要从粗放外延方式向内涵挖潜方式转变,以减轻耕地保护的压力.

滇中城市群 耕地资源 时空变化特征 驱动力

陈国平 赵俊三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昆明云金地科技有限公司,昆明650106;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昆明650033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昆明云金地科技有限公司,昆明650106

国内会议

云南省土地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昆明

中文

67-78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