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茎尖离体培养褐变影响因素及细胞区室结构分析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甘蔗(ROC22)茎尖离体培养褐变不同条件因素的影响以及褐变细胞区室结构的变化观察的综合分析分析,探讨甘蔗茎尖离体培养褐变的机理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芽位茎尖诱导成活率具有明显差异,随着芽位的增加,诱导成活率不断降低;不同季节取芽对外植体茎尖总酚类物质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不同芽位及不同催芽天数,外植体芽的总多酚含量明显不同,随着催芽天数的增加,不同芽位的多酚含量呈现由低升高的趋势;蔗芽在培养4w时期多酚含量较低,适宜进行采芽接种培养;从褐变甘蔗茎尖的解剖结构变化分析,褐变甘蔗茎尖细胞离体培养初期细胞核结构出现变形,线粒体有肿胀拉长,部分液泡膜开始分解;中后期质壁分离更为严重,胞质中出现大量溶酶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全分解,细胞膜,液泡膜,核膜,线粒体膜的双层膜结构出现破损,缺口;而正常发育的茎尖的细胞,还能基本保持细胞核的形态结构,只有少量的溶酶体出现.因此,推测细胞核和线粒体结构变形以及膜系统的大量破损甘蔗茎尖培养褐变死亡的原因.
甘蔗 茎尖离体培养 褐变机理 细胞区室结构
杨柳 唐云仙 廖芬 汪淼 梁永检 杨丽涛 黄东亮 李杨瑞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 农科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甘蔗遗产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 农科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甘蔗遗产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
国内会议
广西来宾
中文
1-14
2015-09-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