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百色市右江区甘蔗红尾白螟的发生为害与防治建议

目的:调查百色市右江区甘蔗红尾白螟发生情况,评估其对甘蔗株高、茎径等产量性状及蔗糖分的影响,并提出防控对策,为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以当地甘蔗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为研究对象,在甘蔗成熟期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红尾白螟为害造成的死尾蔗率,同时测量甘蔗的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并用手持光学锤度计测定蔗茎中部蔗汁锤度. 结果:红尾白螟为害造成的死尾蔗率平均高达74.87%,株高平均下降34.65cm,蔗茎单产下降21.23%;比较分析显示,健康蔗与死尾蔗的茎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但两者株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下同).锤度测定结果显示,死尾蔗的蔗汁锤度和折算后的蔗糖分均较健康蔗显著或极显著下降,两者分别下降1.45%和1.57%. 结论:红尾白螟的发生为害已扩散至百色市右江区,并上升为当地甘蔗的主要害虫;红尾白螟为害可导致甘蔗产量和蔗糖分下降.

甘蔗 红尾白螟 虫害防治 作物产量 含糖量

黄诚华 魏吉利 商显坤 潘雪红 贺贵柏 黄文武 王伯辉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南宁530007 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百色533612

国内会议

广西甘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交流会

广西来宾

中文

1,68-71

2015-09-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