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SLE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分析

目的:比较SLE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形成的水平在SL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与SLE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44例女性SLE患者(活动期21例,稳定期23例),同时收集年龄相匹配的女性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健康对照.采用荧光光度法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NETs荧光强度,ELISA法检测血浆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浓度,比较二者在SLE组与对照组之间、SLE活动期组与SLE稳定期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二者与SLE患者血沉(ESR)、SLEDAI、抗dsDNA抗体等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1.女性SLE患者组NETs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40.82±139.20)vs(172.57±134.61),P=0.002”,但SLE活动期组NETs荧光强度与稳定期无显著差异”(273.60±167.58)vs(210.90±101.87),P=0.137”.2.SLE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浆中NE浓度为”(102.02±47.02)vs(61.76±22.25),P=0.000”,SLE组N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但SLE活动期组与稳定期组无显著差异”(103.89±43.46)vs(95.89±47.80),P=0.624”.3.SLE患者NETs荧光强度和血浆中NE浓度均与SLEDAI呈正相关,与ESR、抗dsDNA抗体等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Ts的形成增强,并可能与SLE的活动程度有关,但未发现其与自身抗体的产生有关.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 中性粒细胞 胞外诱捕网

邢艳 蒋秋梅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637000

国内会议

四川省医学会第十六次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成都

中文

215-220

2016-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