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MRI下观察腹针治疗中风后肌力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功能核磁(fMRI)技术研究腹针对大脑静息状态下的脑神经功能网络的影响,并从腹针高效、快捷的优势出发,对针刺前后患者的肢体肌力变化进行前后对比,以进一步阐释针刺能够改善中风患者的神经传导机制,并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我科住院病人20名,随机分为腹针加康复训练组(A组)和康复训练组(B组),A、B两组患者均在进行完康复训练后肌力评定,再安排fMRI的影像扫描,A组在扫描前对患者进行腹针针刺,B组直接进行影像扫描,并在扫描后对比前后肌力的变化情况,最后结合影像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A组肌力变化对比较B组肌力变化明显,并在fMRI技术下观察脑部区域活跃度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针对脑静息功能状态的影响表现在患者肌力的改善上及脑部信号的活跃程度上,临床上采用此康复治疗的方法对中风患者肌力的改善,运动功能的提高都有十分显著的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中风 腹针疗法 肌力变化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姬乐 陈晓锋 陈芒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康复科
国内会议
第四届腹针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腹针传承委员会成立大会
北京
中文
84-90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