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药物注射激痛点治疗颈肩肌筋膜炎: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药物注射与针刺激痛点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疗效差异,为治疗本病提供临床参考. 方法:将80例颈肩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注射组和针刺组,每组40例.两组均取疼痛部位的激痛点,药物注射组采用10%葡萄糖液12ml、复方当归注射液6ml、维生素B12注射液1ml、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5ml配制混合液进行激痛点注射,每次2-3个部位;针刺组采用毫针斜刺激痛点治疗,每次留针30min,两组均2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以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现时疼痛强度(PPI)、视角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来评价疗效. 结果:药物注射组和针刺组治疗后PRI、PPI、VAS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1);两组治疗后PRI、PPI、VAS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物注射组总有效率97.50%,优于针刺组的87.50%. 结论:药物注射激痛点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疗效优于针刺组,且临床痛苦小,操作更为简便,值得推广.

颈肩肌筋膜炎 药物注射 针刺疗法 临床疗效

李莉 王祖红 易荣 黄城琳 李鉴

云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昆明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昆明650200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兰茂论坛暨2016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

昆明

中文

384-386

201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