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新生代语文名师教学主张的共性研究--以江苏几位小语名师为例
语文名师以富有个性化的教学主张推动着语文教学的改革.在外显特征方面,他们的教学主张以新的命名方式彰显的新时代的语文命题;他们对理论有着自觉的追求,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前辈名师的话语体系;同时,他们在教学主张的引领下积极进行实践的建构.而在内在特征方面,他们以”儿童”作为其根本价值与终极意义,以”回归理想生活”诠释着对语文教育的追求.教学的审美化追求也可能形成对语文本质的虚化。另一方面,教学回归理想生活,使得我们能够有更多的勇气和力量去追求更高品质的教育生活,抵抗这个功利世界的侵蚀。但同时,如果这种理念性的应然图景直接取代本然世界的认知,不自觉地回避个人和社会现实的各种矛盾,将不自觉的遮蔽到现实中的很多细节问题。正如有人指出的“当教学跨越了现实生活力图直接进人理想生活时,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无视人的真实存在、虚假的教学实践”。此外,我们要警惕一些当中可能出现的“伪饰”与“伪圣”的成分,毕竟很多主张出现在“工具性禁忌”的时代,而又是“诗意的栖居”泛滥的时代,这样的言说可能恰恰带有很大的功利性。
小学语文 教学主张 社会现实 理想生活
张雄锋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163-167
201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