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四时”到”月令”:古代画学中的时间观念朔源

本文考辨了中国古代画学中的时间观念.首先从先秦文献出发,指出最初出现的时间观念以”四时”为框架,兼有月令之识,而”四时”组画出自唐代,兴盛于宋至五代,并一直流传于后世.随之,本文考辨了早期文献中零散出现的”月令图”母题,认为其在明代之前大都出自礼制、农事或养生图经,偶有一个案即传南宋夏珪所作《月令图》(疑为明初之作),但从《石渠宝笈三编》来看,其主要内容是”七十二候”,仍囿于农事范围之内.”耕织图”是另一类值得讨论的时间性画作,但从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流传和晚期各类”耕织图”母题的创作来看,其主要的叙事方式以”农事为序”.最后本文讨论了明代吴彬的《月令图》和《岁华纪胜图》,文震亨”悬画月令”,以及”月令观念”在清代的流传,认为”月令”组画的出现与明清时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画学 时间观念 叙事方式 历史演变

施錡

上海戏剧学院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暨“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

南京

中文

647-661

2016-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