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用符号掩盖焦虑:布列逊对贡布里希的借鉴和误读

一般认为诺曼·布列逊的符号学三部曲推翻了贡布里希的知觉主义艺术史.但是本文通过细读二者文本颠覆了上述认识.布列逊在《语词与图像》中把贡布里希作为理论来源并引为符号学同道.《视觉与绘画》中布列逊对贡氏的反驳建立在误读之上.贡布里希强调观看需要预期、投射和所知.这与布列逊强调的形象的社会建构一致.布列逊在行文中把识别一会看做模仿的教义,一会又当成符号学解释的关键.这种自相矛盾说明他对识别的符号学认识源于贡布里希的理论.其次布列逊还把对相似的论证偷换成对现实主义的论证;同时用贡布里希对多义性的理论批判巴特的形象的修辞学.《传统与欲望》中布列逊指责贡布里希对艺术家与前辈间的关系过度乐观.本文提出《艺术与错觉》中不仅论述了艺术家与传统图式的斗争,而且贡氏论述的艺术史阶段正是《传统与欲望》的时间段.从而证实布列逊的书是在贡氏理论指导下构思的.这充分体现了布列逊面对前辈理论时的”影响的焦虑”,他引入的符号学只是在掩盖他对贡布里希的曲解和自身的焦虑.布列逊的贡献在于通过误读把贡布里希的理论陌生化,从而凸显图像的社会建构的方面,并最终形成了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今天应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艺术符号学 焦虑情绪 视觉文化 布列逊 贡布里希

刘晋晋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暨“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

南京

中文

148-160

2016-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