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图像学视角下的”芭蕉”形象和隐藏意义--以明刻本《牡丹亭还魂记二卷》插图为例

本文尝试采用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中的合理成分,通过戏曲史和美术史相关的知识对解释加以修正、控制.以解释明刻本《牡丹亭还魂记二卷》插图中的”芭蕉”形象以及隐藏意义,表现出插图作者对文本的价值评判.

插图画 芭蕉形象 文本价值 图像学

饶黎

南京晓庄学院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暨“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

南京

中文

352-358

2016-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