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文学理论建构中的特殊与普遍之辨

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中西之争,均着眼于中西文论的特殊性局限,却忽略二者所表现出的交互适用性.中西文学理论虽在知识结构与价值系统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却并不具有根本的对立冲突.文学理论的中西之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由主观焦虑引起的、论争目标发生偏视的误读性论战.因此,应采取多元分层的”对话主义”立场,摒弃文学理论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偏执,在普遍性的基础上寻求特殊性的保全方案,使各方文论资源在多层视域有机结合,且保持彼此之间的张力关系,进而构建出可以与异域的”他者”、与历史的”自我”进行对话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普遍主义 特殊主义 交互适用性

张聪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文学部;南开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

济南

中文

79-79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