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反本质主义”的文艺学知识生产之反思

本文(《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引者注)所说的“本质主义”,乃指一种僵化、封闭、独断的思维方式与知识生产模式。在本体论上,本质主义不是假定事物具有一定的本质而是假定事物具有超历史的、普遍的永恒本质(绝对实在、普遍人性、本真自我等),这个本质不因时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知识论上,本质主义设置了以现象/本质为核心的一系列二元对立,坚信绝对的真理,热衷于建构“大写的哲学”(罗蒂)、“元叙事”或“宏伟叙事”(利奥塔)以及“绝对的主体”,认为这个“主体”只要掌握了普遍的认识方法,就可以获得超历史的普遍有效的知识。

文艺学 知识生产 反本质主义

孙秀昌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

济南

中文

200-211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