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兼及199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理论的学科反思与未来发展问题
晚近二十余年,被指出现了一种”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倘若不狭隘地理解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是有存在合法性的.它是文学理论自觉的表现,是现代社会知识分化及理论自反性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对现实文学/文化变化的积极回应.”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对于具体的文学研究也不无方法论的启示意义.在工具理性占支配地位的今天,有必要继续探讨”什么是好的文学理论”问题,虽然这也是一种”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但它能对文学理论的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价值引导作用.在好文学理论的探讨中可以发现,虽然不可否认文学理论在文学文本解读方面的专业性,但也不可小觑与文学文本解读其实有着积极关联的文学理论的公共性与学术性.凡此种种,都标明了那种看似”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是会继续发展下去的.
当代文学 文学理论 学科反思 文本解读
肖明华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
济南
中文
425-434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