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坡向和年限与猪苓产量、质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索猪苓适宜生长海拔范围、坡向及最佳采收年限,为四川猪苓基地选址和规模化人工栽培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采用区组方法进行猪苓栽培试验,单因素考察海拔高度、坡向和生长年限对猪苓产、质量的影响.棋盘式取样法取样,烘干称重计算产量,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猪苓项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麦角甾醇含量,硫酸-蒽酮法测定猪苓多糖含量.F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不同海拔条件下猪苓增产率在26.00%~59.52%之间,猪苓多糖含量在1.62%~2.30%之间,麦角甾醇含量在0.07%~0.13%之间;不同坡向条件下猪苓增产率在25.22%~64.50%之间,猪苓多糖含量在1.79%~1.88%之间,麦角甾醇含量在0.12%~0.15%之间;2~5.5年生猪苓增产率在18.33%~58.50%之间,猪苓多糖含量在1.30%~2.12%之间,麦角甾醇含量在0.07%~0.15%之间. 结论:不同海拔段和不同坡向猪苓产量、质量差异显著.1200m~1250m海拔范围内,阴坡坡向更适合栽培猪苓,其中五年生猪苓质量稳定、产量高宜作商品.
猪苓栽培 海拔高度 坡向 生长年限
杨海燕 殷莉丽 曾晖 李敏 夏琴 周进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四川成都611137 四川省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611137;南江蜀华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四川巴中636600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中国中药鉴定学教学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中药标本馆学术研讨会
郑州
中文
227-231
2016-08-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