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脑微出血分布模式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和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相关性. 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0例,于卒中后3月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躯体疾病所致心境障碍诊断标准进行PSD的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分为PSD组和非PSD组.单因素分析组间差异,同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MBs与PSD的相关性. 结果:210例患者中,PSD64例(30.5%).同非PSD组相比,PSD组患者年龄、糖尿病患病率、NIHSS评分及深部CMBs发生率明显较高,而教育程度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深部CMBs”优势比(oddsratio,OR)2.00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21-3.930;p=0.043”是PSD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糖尿病、微出血、NIHSS评分及教育程度等混杂因素后,深部CMBs”OR2.346,95%CI1.037-5.307;p=0.041”仍是PS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脑深部CMBs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PSD的独立危险因素.

脑微出血 分布模式 卒中后抑郁 危险因素

李芸 谢怡 张晓浩 樊新颖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南京

中文

80-86

2016-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