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2015年5月15日短时雷雨大风过程分析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分析2015年5月15日梧州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中,中低层有高空槽和切变线活动,地面受低压槽控制.物理量场分析表明,850hPa至500hPa之间为不稳定层结,在强对流发生前,水汽通量散度与总温度平流能够揭示出中层干冷空气的入侵,为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强回波具有明显的弓状结构,在其前进方向右后侧不断生成新回波;弓状回波的前沿出现明显的径向速度大值区域;中低层辐合促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有利于强对流天气产生.飑线过境时造成梧州机场的强雷雨天气,而伴随飑线过境的深厚的大风是造成机场地面风向改变和风速加大的原因.
短时雷雨大风过程 物理量场 对流天气 干冷空气
陈思毅 梁俊聪 杨玉莲 唐竹胜
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梧州机场分公司,广西 梧州 543002 梧州市气象局,广西 梧州 543002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75-76
2016-03-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