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生态文明理论本土化的核心文化
摆脱当代生态危机需要技术、经济、文化、制度等多种多样的解答,生态文明的解答是当前中国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重大需求的解答.尽管在国内有多种多样的生态文明解释,但是其中有两种解释最为普遍,即把”生态文明”看作是与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和社会文明相并列的一种文明形式,如倡导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之中,形成”五位一体”的文明建设格局的国家发展战略的提法.称这种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理论是生态文明并列论,生态文明占整个文明的一部分.认为”生态文明”是相对人类文明而言的一种新文明,即是对大自然生态而言的文明.这种生态文明论展现出的是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尺度,这种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是主导关系,称这种生态文明论是主导论.中华文明不仅以“中”、“和”、“容”为伦理原则,还以“天人合一”作为价值诉求,这也是今天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本土化建设从“人与自然同一关系”类推到“人与人的社会统一关系”的核心文化。
生态文明 理论体系 本土化建设 天人合一思想
杨涯人
国内会议
中国智库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新常态暨环境与健康伦理自觉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11-13
2016-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