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研究
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和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生态文明观的养成和确立,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的民族兴衰.本文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总结出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容,把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容分为生态自然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法制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消费观和生态价值观,为进一步研究生态文明观提供理论基础.为了了解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现状,从生态文明概念、生态文明培育的必要性、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生态文明行为、生态文明观的培育途径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选择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五所高等农林院校的大学本科生作为样本,在对有效问卷统计、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了解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现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分析了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缺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途径,帮助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让大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使生态文明观念真正入脑入心,成为一种信念、一种习惯、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把生态文明作为大学生行动的指南针,将大学生培养成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合格的决策者和建设者.
大学生 生态文明观 培育策略 高等农林院校
乌日汉 刘巍
国内会议
中国智库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新常态暨环境与健康伦理自觉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291-301
2016-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