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治未病”思想防治变应性鼻炎的探讨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该书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素问·刺热篇》,和《灵枢·逆顺篇》共3篇内容提及此概念,可见其重视程度.《黄帝内经》”治未病”内涵包括4个方面:既病防变、择时防发、瘥后防复和未病先防.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指机体接触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可伴有眼、咽喉、耳和全身等症状.中医辨证要动态,必要时联用西药或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同时积极防治并发症,动态评估AR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疾病控制阶段,“择时防发”和“痊后防复,未病先防”不可少,因时、因人选择中医保健方案,做好AR的全面、主动、连续的慢性病管理。

变应性鼻炎 治未病思想 疗效评价

罗秋兰 李凯 姜青云 朱栋 李云英 夏纪严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105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珠海 519000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耳鼻喉科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耳鼻喉高峰论坛

成都

中文

203-208

2018-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