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穴位联合施沛特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致痛机制主要是血管受损(骨折或脱位)微血栓性闭塞(血管内凝血)或血管外挤压(骨髓内脂肪肥大).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是晚期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本临床研究采用口服药物加穴位注射联合施沛特治疗成年人早期股骨头坏死。结果表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剂是一种较好的针对病因治疗的药物,能够有效缓解股骨头坏死性骸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症状、改善髓关节活动功能,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穴位注射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迅速改善疼痛症状,提高近期疗效。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致痛机制 穴位给药 施沛特 临床疗效

梁晓红 张新根 徐广涛

浙江省荣军医院,浙江嘉兴314001 嘉兴学院医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国内会议

浙江省针灸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

浙江嘉兴

中文

140-146

2016-08-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