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空间网络分析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步行系统中的应用--以香港中环地区为例
空间句法轴线法及线段法在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与人车流量潜力的关系方面有大量的实践证实,但其在多层面空间中的应用仍有局限性.研究以极端高密度的香港中环地区为实证案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空间设计网络分析软件(sDNA+),首次建立室内+室外三维步行网络模型并采用复合距离度量网络的步行潜力,测度高密度多层面建成环境空间和人的活动分布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道路中心线模型、室外二维步行模型、以及室内外三维步行网络模型的活动潜力分布,发现中环地区的步行体系具有高度的层叠化特征,而传统的道路中心线或室外步行网络模型对于分析这类区域的步行潜力是不足够的:首先,山地条件下南北向的步行联系很多是台阶的形式,基于机动车道路中心线网络无法表达完整的步行体系;其次,二维的室外详细步行网络显现了中环地区步行体系中的第一层级,即地面层,意味着室外步行网络可用于分析单层面建成环境的活动潜力;最后,室内外三维步行网络同时反映了中环地区步行体系的第一与第二层级,即地面街道与步行天桥两个系统,体现了在复杂的三维步行空间环境中建立完整室内外模型的重要性.进一步对2D模型与3D模型的穿行度指标与实测人流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的R方相关度分别为0.29与0.64.意味着在高密度的复杂城市环境中,相较于二维建模方式,基于三维建模的空间网络分析不仅可以提升分析过程的可视化表达,更能有效捕捉空间形态与行人活动的关系,帮助城市设计师解码三维的城市空间认知.
城市中心区 步行系统 空间形态 三维空间网络分析
张灵珠 Alain CHIARADIA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及设计系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9
2018-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