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别CIN患者131例LEEP术后病灶残余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结局研究
目的:分析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行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病灶残余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下一步临床的处理情况,探索评估病灶残余的高危因素,降低今后临床工作中的病灶残余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0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的初次行LEEP术切缘阳性并行二次全宫切的131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评估其相关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关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年龄、绝经状态、孕次、产次、宫颈上皮腺体是否累及、初次LEEP术锥高及锥宽、术前宫颈薄层液基细胞检测(TCT)、HC2HPVDNA检测、HPV感染亚型、宫颈病变级别、初次LEEP术与二次全宫切之间的时间间隔、二次全宫切手术所用时间、二次全宫切术中出血量等。 结果:1、本次研究的13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1.22±7.78)岁,术后病检结果提示有52例宫颈标本存在病灶残余,病变残余率为39.70%(52/131),术后病理级别上升者共13例,百分比为9.93%,其中2例病检回报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均伴早期浸润。2、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LEEP术后病灶残余的相关因素有:病变累及宫颈上皮腺体(OR=2.31,P<0.05)、术前HC2HPVDNA含量检测>300RLU/CO(OR=2.13,P<0.05);而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孕产次、术前宫颈薄层液基细胞检测、HPV感染亚型、宫颈病变级别、LEEP锥切的高度和宽度、二次手术与LEEP术平均间隔时间、二次手术平均所用时间、二次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方式等无关。3、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术前HC2HPVDNA含量是LEEP术后病灶残余的高危因素。 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知:术前HC2HPVDNA含量检测>300RLU/CO是LEEP术后病灶残余的高危因素,因此在高级别CIN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以注重.以防病灶的残余,如果锥切术后切缘病检结果为阳性,则有必要考虑二次手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环形电切术 病灶残余 危险因素 临床结局
赵冲 赵烨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华夏医学妇产科论坛、精准医学妇产科临床与实践国际论坛、第二届华夏医学妇产科青年医师论坛
北京
中文
393-394
2017-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