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习作教学课例浅谈习作兴趣的维持

但凡教过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对于习作起步教学,无一不头疼不已;而学生们觉得面对白纸一张,一样烦恼不已,他们茫茫然无从下手.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自己教学相对轻松一点儿,学生不至于谈习作色变,经过本年级组一学期的作文教学研究,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如果老师心比天高,开始就对学生要求过高,过多挑剔,鲜少鼓励,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假如老师仅是粗枝大叶点拨,而无细枝末节的具体指导,那么,作文教学就会陷入很难逆转的低谷.因此,激发并维持兴趣,是习作教学的一大法宝.积累好词好句,很多老师都会有要求,但往往是积累与运用是分家的,要不就是口头强调积累并运用同,却没有给予运用的方法,所以学生为完成任务而积累,于习作没的什么作用。实践证明,毫无运用意识的积累是徒劳的。朱嘉告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了运用,语言就成了无水之鱼,无根之花。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语言的实践运用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使语言内化完成语言知识的建楠,这才是有意义的、创造性的语言积累。也只有这样,积累才成为扩展习作兴趣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必要的,维持习作的兴趣更重要。只要我们对症下药,才能激活我们的习作教学课堂,才能使使学生的习作有内容、够具体、富有个性,学生面对习作从”害怕”走向”喜欢”才成为可能。

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兴趣维持策略 畏惧心理

李芳芳

融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广西融安545400

国内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7年专题研讨会

北京

中文

647-648

2017-08-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