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光伏产业类比荒漠植被利用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异特征及生态意义--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例

光伏作为新兴可再生清洁能源,国内外发展十分迅速.光伏利用太阳辐射、降低环境气温与植被调节气候的作用具有类同性.本文以河西走廊沙漠戈壁区五个典型地市己建光伏基地为研究对象,基地周边荒漠植被为参照,通过对五地市光伏基地规模、发电量、荒漠植被新生长量及投影盖度调查,等值换算得到光伏年(季)均太阳能利用率、荒漠植被年(季)均光能利用率,比较分析了光伏相对荒漠植被在利用太阳辐射及光能利用率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光伏太阳能利用率时空变异的相对高效性,光伏年均太阳能利用率为荒漠植被年均光能利用率的147.62倍,即单位面积光伏基地相当于147.62倍面积荒漠植被光能的利用量;(2)光伏太阳能利用率时空变异的相对稳定性,在空间上变异系数为5.95%,时间上14.32%,远远小于植被光能利用率空间、时间上的变异系数58.13%和132.24%.因此,光伏太阳能利用率时空变异相对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与沙漠戈壁荒漠植被光能利用率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动态形成显明的差异.从理论上讲,光伏产业能够更加明显地影响地表温度和热量平衡,或将是防治沙尘暴发生发展一条极其有效的新途径,对区域环境生态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光伏发电 荒漠植被 光能利用率 时空变异

王祺 王方琳 刘淑娟 金红喜 张卫星 常兆丰 尚雯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临泽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甘肃临泽734200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兰州730070

国内会议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暨荒漠化防治国际研讨会

呼和浩特

中文

276-285

2019-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