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块茎褐变性状资源筛选与遗传定位研究
褐变严重影响马铃薯块茎食味、营养品质和商品价值.当前加工企业主要通过添加柠檬酸、抗坏血酸、半胱氨酸与亚硫酸盐等各种护色剂抑制产品褐变,不仅增加生产企业成本,也增加了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尤其是马铃薯主食化加工需求迅速增长,市场对马铃薯原料的抗褐变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块茎褐变是一系列复杂的酶促与非酶促反应过程,褐变生理生化机制涉及酶活、底物与有氧条件等多个途径,块茎褐变性状受多基因控制,目前影响块茎褐化性状相关的遗传研究主要局限于8号染色体上串联排列的多酚氧化酶家族基因,其他基因报道较少,利用高通量混池测序技术能快速定位块茎褐变相关性状QTL区段,为进一步挖掘褐变相关候选基因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加快优良抗褐化马铃薯品种选育,提升马铃薯加工产品品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马铃薯 品种选育 褐变性状 遗传定位 基因测序
胡军 徐建飞 段绍光 卞春松 李广存 庞万福 金黎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薯类作物生物学和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湖北恩施
中文
246-247
2019-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