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现状与发展对策

介绍了辽宁省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经验及其发展对策. 节水型单位创建缺乏积极性,原因在于缺少奖励和考核机制。对用水水平符合定额及积极挖掘节水潜力、节水设施齐全的公共机构进行奖励,提高节水主动性。节水创建工作应该作为单位和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增大考核中的占比。节水创建工作的开展缺乏制约杠杆,创建单位缺少节水价值理念,后期监管困难。应建立健全系列节水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用水统计制度和后期监管平台,利用单位网上申报手段,建立公共机构节水用水大数据;定期开展水平测试,保证各单位用水的合理性;《辽宁省节约用水条例》应率先出台,为节水创建工作提供法律支撑。节水型单位创建不应只局限于公共机构,应该在企业广泛开展,鼓励企业申报,开展水平衡测试。应推进合同节水和水权交易试点,真正使节水者有钱赚,实实在在看到节水带来的效益。在开展水平衡测试中,很多单位供水管网严重老化,现场查勘中发现某些供水管网为铸铁管网,并且跑冒滴漏严重。某些单位供水管网改造资金没有投入,还处在“哪里漏堵哪里”的阶段,没有彻底更换。公共机构应该彻底排查,设立专项资金,彻底更换铸铁管网,定期开展静态水平衡测试,保证不出现长时间、大水量跑漏。

公共机构 节水型单位 用水定额 用水量

李超

辽宁省节约用水发展中心,辽宁沈阳 110003

国内会议

2018辽宁省水利学会学术年会

沈阳

中文

50-52

2018-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