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制作中的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应用策略研究及实践探索
近年来,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加之互联网的普及,现代教育结合新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创新方式——微课程.微课程的提出及流行在当今艺术与科学发展的大文化背景下也向着更具情节化、趣味化、故事化与互动性的方向发展.在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网的平台上力争建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智能化学习平台,服务广大科研人员,力争成为服务人才高地建设的智慧终身学习平台.在微课制作中遵循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基本原则,超越教学技术化价值悖论的有效方法是用艺术来突破,艺术与科学共融共生.基于中国科学院下的继续教育平台上的微课程制作发展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如何合适地运用现有的教育技术,如何有效地在自己科学知识不完备的前提下启发科研专家找到微课程制作的落脚点,如何有效地把科学家的近未来科技畅想通过艺术的形式予以呈现,如何让广大人民可以在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大背景下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这是一条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教学之路,只有不断创新、摸索和总结,才能将艺术与科学融合下的微课程制作之路越走越好。
微课程 科学技术 艺术形式
陶奕湲 赵以霞 李治 张思思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94-104
2018-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