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动物源性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污染概况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由青霉属和曲霉属的真菌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肝毒性和肾毒性,并有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赭曲霉毒素A极易造成饲料生产企业的饲料污染,这些产品被加工成为肉制品后,也会对人类造成危害.同时,不当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条件,还会造成香肠等肉制品受到赭曲霉毒素A污染.目前,国内缺少相关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也没有动物源性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判定依据,造成该领域的风险研究相对国外也比较匮乏.本文概述了动物源性食品赭曲霉毒素A污染状况,总结受污染的原因,介绍防控措施,从检测方法来看,虽然酶联免疫法是快速筛查OTA污染的理想手段,但是其特异性稍差,容易产生假阳性,目前利用HPLC荧光检测器对动物源性食品进行定量分析仍然是主流。

动物源性食品 赭曲霉毒素A 安全检测 HPLC荧光检测器

王健 成桂红 阮若云 何恒纬 窦明理 贺小萍 徐跃成

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成都610000

国内会议

第四届食品质量与安全学术研讨会

厦门

中文

4212-4217

2018-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