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丁苯酞在急性脑缺血中的应用

在中国,脑血管疾病(主要指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神经系统疾病,作为一种老年化疾病,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脑梗死并发症多,其复发率与致残率也相当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增加了社会及家庭的负担.而脑卒中病例中的七成是缺血性脑卒中,该疾病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而使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虽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时间窗内接受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但因其对适应证和治疗时间窗的要求较高(国内指南推荐静脉溶栓时间窗为4.5h),多数患者就诊时己错过最佳溶栓时机,增加了溶栓治疗的风险,且效果较差,同时治疗过程中还应兼顾缺血再灌注的影响.丁苯酞(恩必普)为我国在脑血管领域的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是一种抗脑缺血药,其活性成分为人工合成的消旋-3-正丁基苯酞,因为其为脂溶性,故可通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许多研究均表明丁苯酞具有较强抗脑缺血作用,对脑梗死的预后有积极影响。

急性脑缺血 丁苯酞 活性成分 临床药理

李子腾

天津医科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微循环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2017年度学术年会

天津

中文

69-71

2017-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