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大英博物館展示《女史箴圖》
《女史箴图》被普遍认为是5世纪到8世纪时期遗失顾恺之杰作的临摹作品,也有认为是顾恺之的天才追随者的原创作品。它曾经属于中国皇家藏品,还多次被重新装裱。1903进入大英博物馆时,这幅画是十八世纪的装裱样式,据推测大概是乾隆皇帝统治时期。基于学者和公众们希望看到《女史箴图》的迫切要求,此作在1910年大英博物馆举办的“中日西元500-1900年画展”中首次亮相。其它画作来自大英博物馆安德森和韦格纳的收藏,佛教幡画来自斯坦因的收藏。那个展览在1912年才被拆除,因为当时的艺术展览需要两年的时间来布置安装。国际和当地都对这幅画感兴趣,经常被打开然后卷起,珍贵和脆弱的画面反而更容易受损,在1911年博物馆理事会委托制作了一个彩色的印刷复制品。他们也决定重新装裱这幅画。
《女史箴图》 展览历史 装裱工艺
瓊安娜·科謝克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4-176
2016-12-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