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的”牛鼻子”:师资质量
作为加强各国间教育合作、打造教育共同体的方式之一,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便是提升师资的质量.做好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头绪很多,难题不少.理清头绪,破解难题,要紧紧牵住师资质量这一中外合作办学的”牛鼻子”.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完善治理是提质增效的关键,而课程教学则是提质增效的核心,要着力完善提升师资质量的政策制度和保障机制,理顺政府、办学主体和教师三者的关系。政府在中外合作办学师资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指导推进、宏观调控以及保障的职能;还应督导检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在师资建设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增强其提升师资质量的主体意识,督促其主动承担主体责任;更为重要的是,政策制度和保障机制的设计还应着眼于确立中外合作办学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主导地位,为他们积累教学经验,提升专业水平、实现专业发展搭建广阔平台,提供有力保障。
高等院校 中外合作办学 师资质量 人才培养 政策保障 政府支持
林金辉
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77-79
2016-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