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网络理性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上海4所高校的调研
针对高校学生网络理性素养现状中所存在的对网络舆论网络谣言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详、“辨真的习惯”弱于“辨真的能力”“人格异化”倾向重于“群体极化”、对整个网络空间健康的责任感偏弱等问题,基于影响因素分析中获得的启示,本文提出几个高校学生网络理性素养水平的提升对策,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应加强对网络典论网络谣言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提升高校学生对网络理性参与的基本认知;注重学生科学精神及研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和社会见识的增长;引导学生对权威性信息的搜索偏好,注重权威性信息的及时发布和宣传;加强高校学生网络参与中的责任感教育,使他们确实肩负起网络“中坚力量”的责任。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理性素养 责任感
张帆 程旺
上海理工大学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31-141
2016-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