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肺动脉压力的变化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ca resynchronization therepy or with defibrillator,CRT/CRTD)应用于临床已有近20年,相关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升级,对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中晚期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获益颇多,不仅改善临床症状,还可减少患者再住院率、减少死亡率”1”.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其不仅能改善左心功能,同时对右心功能亦有不同程度改善”2”,其中肺动脉压力(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SPAP)系判定右心功能的一个重要参数,笔者就接受CRT/CRT-D植入的患者术后SPAP变化情况作一探讨.数个小型研究证实NYHA心功能Ⅲ或Ⅳ级有症状性心衰患者植入CRT后可降低SPAP和逆转右室重塑。然而尚有另一些小型研究证实该类患者植入CRT后左心功能改善的同时右心功能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REVERSE研究提出了尽管在植入CRT后LVEF显著改善,但通过三尖瓣环平面收缩漂移这项技术测量出的右室纵向运动的效果和SPAP的没有得到临床显著改善。故CRT术后SPAP变化情况仍需进一步探讨和更大样本研究支持。

心脏再同步治疗 肺动脉压力 临床疗效

沈伟 陈康玉 王玉婷 苏浩 朱红军 宇霏 安春生 范西真 徐建 严激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内科,合肥230001

国内会议

安徽省第十七次心血管病学术年会

合肥

中文

35-36

2015-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